商城
订阅
数据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投行回忆录(十一)】投行与信仰
投行工作和信仰能共存吗?两者是不矛盾的,投行家处理金钱和金融相关业务,但不代表内心一定以金钱挂帅。相反,一个不在金融界工作的人,却可以成为金钱的奴隶
2015年09月30日 08:04
【投行回忆录(十)】球队管理 vs 投行管理
优秀的运动员如何在竞争压力下发挥水平、教练如何管理顶尖球队,这些经验在很多方面都值得商界和管理人员去广泛运用
2015年09月25日 10:05
【投行回忆录(九)】 亚洲企业的收购兼并
亚洲经济整体来说仍在成长期,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发展。亚洲的公司中,家族企业和国企所占比重大,他们对并购的心态,和一家由职业管理人及机构投资经理主导的西方企业截然不同
2015年09月18日 12:00
【投行回忆录(八)】投行光环已失?
有所谓光环其实就不健康,它意味着泡沫存在,意味着人云亦云。从薪酬回报看,有其他职业比投行更高;论工作时间和压力,很多职业比投行轻松。投行适合一些人,不适合很多其他人,年轻人要走自己的路
2015年09月11日 10:45
【投行回忆录(七)】2012-2014:投行的风险与文化
投行防范风险很重要的一环,是建立自身的文化。公司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和竞争对手区别在哪里,风险与盈利如何平衡?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对金融危机过后的投行十分关键
2015年09月02日 08:12
【投行回忆录(六)】2009-2011: 亚洲投行部的重任
机会终于来到,我和另一位同事被任命为联席亚洲投行部主管,开启了在这个岗位上六年的职业生涯
2015年08月28日 10:13
【投行回忆录(五)】 2006-2008:亚洲投行的巅峰时代
很多其他国际投行境内业务起步较迟,或是受到境内合资伙伴的限制,不能和境外业务对接。瑞银证券成为我们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
2015年08月21日 08:48
【投行回忆录(四)】2003-2005:搭建中国平台
在改革进程当中,外资若能了解国情、耐心投入,找到结合中国需要与境外做法,便可能抓住商机
2015年08月14日 07:26
【投行回忆录(三)】2000-2002 :“三大战役”
我们努力寻求突破,在2000年完成和拿到三个项目——盈科并购香港电讯、地铁民营化和中银香港重组上市。这“三大战役”对瑞银的亚洲业务影响深远,也是我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
2015年08月07日 15:52
【投行回忆录(二)】1997-1999 回归后的金融风暴
泡沫一破,其摧毁性不限于企业和经济层面,还能使政府倒台,甚至社会秩序崩溃。中国近年整体杠杆不断上升,是经济改革的一个隐忧
2015年07月31日 08:20
【投行回忆录(一)】1994-1996:初入行便遇大风大浪
很多有志加入投行的人都有同样的问题:如果有机会在欧美工作,应该先在国外开始,还是尽快回亚洲?答案因人而异,地点各有千秋。对我而言,伦敦总部将近三年的时间,是我投行生涯一个重要的阶段
2015年07月24日 17:38
加载更多
金弘毅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系毕业,获硕士学位。于1989年加入伦敦普华永道,1994年加入伦敦SG Warburg(瑞银前身),后于1996年移居香港。他曾分别担任瑞银亚洲并购业务及金融机构主管。2009-2015年间为瑞银亚洲投行部主管。
专栏最新文章
家族办公室国际化,不能靠“牌照齐全”装点门面
巴西股票和油价:进入快车道?
米莱的货币美元化:立木不要赏金
什么是资金空转?
汪涛:出口跌势是否已经结束
出口增速转正的驱动力是什么
“圣诞季”添色商品出海:11月外贸数据分析
双重“新三期叠加”:对2024年中国经济的思考
【投行回忆录(十一)】投行与信仰
【投行回忆录(十)】球队管理 vs 投行管理
【投行回忆录(九)】 亚洲企业的收购兼并
【投行回忆录(八)】投行光环已失?
【投行回忆录(七)】2012-2014:投行的风险与文化
编辑推荐
视线|河南桑坡村 被雪地靴带火的羊剪绒产业村
显影|印尼小岛中国城
健康
|
华厦眼科董事长被留置 股价跌近12%
政经
|
南昌彩民花10万中2亿 福彩公信力引关注
消费
|
中国与新加坡推30天互免签证
世界
|
中欧贸易如何再平衡成访华对话焦点
财新周刊
|
【封面报道】镍战印尼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