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白雪石 特约作者 沈非若 吴 浪)
一、通胀的理论演变
通胀理论随着经济直觉对社会现实的经验积累而不断发展。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通胀普遍是由总需求曲线移动(由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变动)引起的,经济学家们更加关注需求拉动型通胀。20世纪70年代以后,供给侧的冲击和通胀预期的变化对通胀产生重大影响,宏观经济学界对通胀的研究先后走向供给推动型通胀和预期强化型通胀。
1、需求拉动型通胀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带来需求拉动型通胀。凯恩斯(1936)认为,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会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萨缪尔森和索洛(1960)进一步构建了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简单菲利普斯曲线,结合总供给与总需求曲线,当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刺激时(货币政策扩张使LM曲线右移,进而使总需求曲线右移;财政政策扩张使IS曲线右移,进而使总需求虚线右移),总需求扩张,进而使失业率下降,通胀上升(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