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学士。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加入BP前任IMF高级经济学家,主要负责研究中国宏观经济和结构改革问题,参与了基金与成员国项目谈判与磋商,并曾在人大财政金融学院任客座教授。
震灾不会改变宏观经济走向,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不在于增速减缓。应加大财政支出以救灾,继续采取从紧货币政策以抵御通胀
一种可能方案是,先让有效汇率在一段时间内升值10%左右,同时大大扩展汇率浮动区间。此后,可考虑结合政策有效性和国际市场变化重新评估汇率调整幅度
应对当前的宏观难局,价格控制不是根本办法,加息属应为之事,但人民币汇率升值更有效
如果过去十余年的增长模式和政策不改变,经济增长将继续由工业和投资来拉动。我们估算在2014-2024年间保持8%的GDP增长将要求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年均50%-60%的水平。这是史无前例的,也是不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