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隔离从“7+3”调整为“5+3”,再到“2+3”试点,小碎步看似不断优化,但犹抱琵琶半遮面,实则没有太大必要
发布时间 2022-12-22 | 评论[0]中央多次强调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可以说,入境隔离政策的调整,必将成为这一基调的最好诠释,各界对此充满期待
发布时间 2022-12-14 | 评论[0]当务之急是尽快调整核酸查验规则,取消不必要查验,同时,撤减核酸点应该避免一刀切,顾头不顾尾,要时刻把公众需求放在首位
发布时间 2022-12-02 | 评论[0]因应变化,随时调整,防控方可既得民心,又能平顺落地,且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最小影响。疫情防控究竟是为了什么,说到底还是人民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无论何时,都须牢记这一初心
发布时间 2022-11-30 | 评论[0]疫情防控离不开公众的支持和配合,杜绝层层加码,更应该多多倾听民间呼声
发布时间 2022-11-26 | 评论[0]“二十条”核心在于精准优化,是根据各地的抗疫实践和科学数据做出的调整,各地理应积极响应与推广实践,不可再犹豫不决,甚至通过“倡议”这样的软形式,回到层层加码的老路
发布时间 2022-11-20 | 评论[0]如果任由此类行为蔓延,普通经营者何能承受如此之重
发布时间 2022-11-12 | 评论[0]虽然各地有疫情防控压力,但病急不能乱投医。一味重罚,伤害的是民心,是政府公信力。任何处罚,都应该经受得住合法性的考验
发布时间 2022-11-10 | 评论[0]紧急事态之下,孰轻孰重,虽说有时只需要一点人性的光辉,而明确民众的紧急避险权,则无疑是给各种突发意外、紧急情境之下的人们更多权利加持
发布时间 2022-11-04 | 评论[0]当地回应对自愿返乡者有了初步的安排,短时间内如此密集应对,是对人心的一种安慰,但也要确保各种承诺切实落地,同时要反思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发布时间 2022-10-30 | 评论[0]强制集中隔离作为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从隔离人员划定再到隔离收费标准制定、实施以及费用使用等,皆由地方政府主导,如果缺乏明晰的规则,超出法律的约束,容易产生一系列治理风险
发布时间 2022-09-23 | 评论[0]如果一个人仅仅因为是谁的三代以内旁系亲属,就面临无妄之灾,无疑是荒谬的
发布时间 2022-08-30 | 评论[0]公然在朋友圈炫爹、炫富、炫后台和炫关系,且有恃无恐,其对权力的认知可见一斑。公众更为担心的是,这究竟只是某个人的行为,还是已经在地方上逐渐形成了一种圈子文化
发布时间 2022-07-27 | 评论[0]各地之所以频现“反锁房门”“破门而入”等做法,除了缺乏法治思维,视其为重要的短平快防疫手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即便出现类似做法,一般也不会受到严格惩处,往往只是纠正了事
发布时间 2022-07-18 | 评论[0]异地管辖不只是姿态,也有助于提升办理质量。不过,异地侦办也并非灵丹妙药,一抓就灵,也并不意味着必然就公开透明。关键取决于能不能真正尊重事实,以法律为准绳,排除各种外部干扰,一查到底,敢揭盖子,更要敢碰真问题
发布时间 2022-06-12 | 评论[0]暴力之下,每个人都是弱势者,都可能成为野蛮的受害者。安全感应该是最基础的公共品,而非稀缺品
发布时间 2022-06-11 | 评论[0]没有什么比稳定的预期,更能让年轻人心无旁骛去驰骋。化解巨大的不确定性,为他们创造稳定的预期,这也给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布时间 2022-06-07 | 评论[0]“不给政府找麻烦”的民众觉悟自然值得称赞,但是人非圣贤,尊重人道和人性,才是真正温暖和科学的政策
发布时间 2022-06-01 | 评论[0]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必须把人员的自由流动作为一个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取决于防控的科学性,更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
发布时间 2022-05-26 | 评论[0]如此刚性的禁令,繁琐的核酸检测要求,加之各种申报审批前置,每个环节但凡出现一点纰漏,基本就意味着失去了春季高考的机会。对考生乃至家长,则意味着沉重的考试外负担
发布时间 2022-05-19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