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丁丁
所谓“大学问”,在中国传统里就是“学究天人之际”的那种学问。在西方传统里,是开普勒感叹的那种科学发现——它的真正意义可能需要在未来的500年内才逐渐呈现给世人。因为,就连上帝自己,尚且等待了1700年呢。那是何等境界?悠悠千载,漫漫百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然而,这样的大学问可遇而不可求。人类各知识领域几乎每一位大学问家,被问及怎样创建了如此辉煌业绩的时候,总要补充一项成功因素,那就是所谓“幸运”。另一成功因素是“灵感”。哈尔摩斯在1958年的一篇文章里写道:“数学家不是一台演绎机器,而是一个人,他得到新的数学观念并不只靠纯粹的思索和演绎,而是靠流汗、尝试、归纳,还有,就是当他幸运时降临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