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王毅认为,退耕还林工程本身最大的疑问在于,假如再进行一轮补助的话,如果没有良好的机制,八年以后是否能够保持工程成果的可持续性?中国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粮食安全问题
日前,新华社全文公布《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调整退耕还林规划”,“原定‘十一五’期间退耕还林2000万亩的规模,除2006年已安排400万亩外,其余暂不安排。”
这宣告了历时八年、耗资2000多亿元的退耕还林项目停步,转入“巩固造林成果”阶段,为此,中央财政将新增投入2000多亿元。有观察人士看来,“暂停”不过是委婉的说法,事实上退耕还林计划已经全面告停。
中国自1999年试点退耕还林,2003年达到5050万亩峰值,2004年退耕指标紧缩至1000万亩,2005年实际已降至700余万亩。 1998年中国长江、松花江特大洪水后,西北、西南地区的生态脆弱问题凸显。加之正值中国粮食连年增产,年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谷贱伤农”现象严重。决策者认为,通过退耕还林,把一定坡度的耕地变为林地,恢复植被,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此外,还可把过剩的国有粮食补给种树农民,减少财政压力。更重要的是,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可改善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决策者的设想,概括为16字方针:“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
1999年,退耕还林政策在四川、甘肃、陕西三个省试点,2000年推向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地区13个省174个县。很快全国退耕面积就超过计划。
由于退耕还林的财政补助期限较长,各地退耕造林大幅超过计划,也增加了中央财政的负担,引起了有关部门和决策者的注意。
2003年10月以来,粮价逐渐上扬,引发决策者对粮食短缺的担心。退耕的节奏太快与粮食涨价相互作用,使得2004年国务院决定对退耕还林实行结构性调整,重点是压缩退耕地造林规模,由过去的数千万亩降至1000万亩。2005年该指标只有数百万亩,2006年更降至400万亩。2007年“暂停”退耕还林,其实是这些年来缩减势头的延续。
《通知》在解释如此调整的原因时,明确宣称是“为确保‘十一五’期间耕地不少于18亿亩”。
每一轮对农民的补贴最长期限为八年。今年,第一轮补贴已到期。有迹象表明,未来八年的补贴应该不必担心。但是,由于中央政府不再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这一政策转向令不少农民和专家担忧:八年之后,补贴政策会有什么变动呢?又如何完善退耕还林工程的建设机制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这一耗资巨大的工程的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