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意见领袖 > 正文


“热钱”流入渠道究竟有哪些?

2008年05月28日 17:51 来源于 caijing
马骏: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6之前,应制定应对“热钱”大规模流出的预案

马骏: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6之前,应制定应对“热钱”大规模流出的预案

  有数据表明,随着人民币升值的加速,国际“热钱”流入中国大陆境内的速度明显加快。日前,德意志银行通过机构和个人的关系,在保证为受访者保密以消除其顾虑的前提下,对国内外200家企业和境内外近60位高收入的个人进行了一个关于“热钱流入渠道”的调查。被调查的企业包括进出口公司、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 企业所有制包括港台资企业、外资企业、内资企业和部分海外中资企业。被调查的个人大部分在海外,均属于当地较高收入的人群,并参与了向国内转移外汇的活动。
  在受访的企业中,52%企业认为“直接投资”最易操作,另有11%的企业选择“低报进口”、10%选择“高报出口”。选择以“海外捐赠”和“地下钱庄”方式的企业,分别占被访企业的8%和5%。此外,还有17%的企业选择了“其他”方式,包括向员工和国内服务提供商支付外币薪酬和借外币贷款和外债等。
  从企业类型来看,不管是内资还是外资都以直接投资为首选的“热钱”转移方式,其次是选择进出口贸易途径转移“热钱”。但是,内资企业转移“热钱”方法较外资企业更为分散:除40%选择直接投资、18%选择进出口贸易途径外,另有13%选择“地下钱庄”、11%选择海外捐赠、18%内资企业选择“其他”。而外资企业选择直接投资和贸易渠道的分别占被访企业的55%和23%。这两种方式累计占全部被访企业的近八成。而在外资企业当中,港台企业和非港台企业的“热钱”转移模式选择上略有不同。港台企业多以贸易途径转移“热钱”,而其他外资企业则以直接投资途径为主。 
  个人“热钱”流入途径中最常用的是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结汇限额,有49%的受访者使用。有的受访者用了多达10个亲友的名义结汇,受访者平均使用了1.7个内地个人账户汇入,尤其对于在海外(在内地或香港以外地区的)个人,使用结汇限额渠道的受访者比例更高达85%。其次常用的是香港银行允许每天8万元人民币的电汇限额,在所有受访者中有20%使用,在香港居住的受访者中有34%使用。此外,有15%的受访者与亲友兑换,9%使用“地下钱庄”或“黄牛”的渠道,7%使用外币兑换店,7%使用现金携入的方式。
  “热钱”的退出是由人民币升值预期决定的。对个人投资者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的受访者(57%)认为人民币会升至5.5-6.0。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至6.0-6.5区间的占17%,认为会升至5.0-5.5区间的占26%,认为会升至4.5-5.0区间的占14%, 仅有6%的受访者认为会升到4.0-4.5。

   
  基于调查,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热钱”流入的最主要途径是企业的虚假直接投资和高报出口/低报进口。在个人渠道方面,最主要的是两个合法的漏洞—— 内地银行每人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香港银行允许每天兑换2万元港币至人民币以及每天向内地银行汇款8万元人民币的安排。因此,在短期内首先应该加强对直接投资和贸易项交易的监管;其次,要紧缩国内个人换汇额度和香港银行向内地汇款的限额;第三,着力打击“地下钱庄”。
  马骏的具体建议是:   
  ——加强对直接投资入境后实际用途的监管。对于“热钱”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最有效的监管途径是加强对外商投资的资金使用和流向的监管。在资金使用阶段主要应加强两方面的监管:一是加强对企业银行账户的监控。银行对包括贷款在内的资金用途明显与原来申报项目不符的企业,以及对账上存有大量现金、基金和股票的外企要重点监控;二是工商部门应对外商投资项目资金用途实施长期跟踪,对在一定期限内尚未投资于原先申报项目的企业重点调查,必要时应给予吊销执照、罚款等处罚。   
  ——建立市场价格信息库,提高识别用贸易渠道转移“热钱”的能力。对于进出口贸易渠道以“低报进口、高报出口”方式转移“热钱”的行为,监管部门应该通过建立市场价格信息库来识别该类行为。对进出口单价明显高于或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交易,应予以特别严格的审查。  
  ——降低国内每人结汇额度。建议降低每人每年结汇额度。对赡养父母可以超额结汇的办法,也应设置一个上限。应该取消个别银行在结汇方面的特殊政策。  
  ——降低香港银行向内地人民币汇款的限额。建议与香港金管局合作,降低将香港银行每天允许每个账户向内地银行电汇的限额,同时对每个账户年度汇款总额实施限制。
  ——提高银行识别可疑“地下钱庄”交易的能力。打击“地下钱庄”的最有效的手段是从商业银行入手。通常,“地下钱庄”资金交易都是通过少数账户与大量不同银行账户交易,交易笔数多,时间集中,一般来说,交易量大大超过其账户余额。对于出现以上可疑特点的资金转移,应该要求银行使用数量模型方法加以识别,对可疑的客户展开重点调查,并及时汇报给有关监管机构。
  ——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到6之前,应准备应对“热钱”大规模流出的预案。调查表明,大部分投机者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到5.5至6之间时将见顶。届时, “热钱”可能因预期在短期内无利可图而开始大量流出。这种情况尤其在国内经济出现其他问题时会进一步加剧:比如国内通货膨胀继续恶化、企业利润下降、股市和房市大幅下跌等。在人民币汇率升至6以前,有关部门应该开始准备预案,防范由于“热钱”流出而加剧实体经济、汇率和国内资产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马骏还认为,一次性大幅度升值将带来重大风险。假如从目前的汇率水平一次性升值15%,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就到了5.94,进入了大多数投机者认为人民币已经见顶的区间。这时,如果30%至40%的投机资金如果突然撤资,就可能导致人民币大幅波动和贬值的压力。■

本栏目主持人信箱:zheyuyang#

版面编辑:运维组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