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财新网】(专栏作家 周其仁)去年1月上旬,我和几位同学在都江堰一个叫茶坪的山村里小住数日。当时调查的题目是“灾后联建”。那是成都市在汶川地震后推出的一项地方政策,要点是开放城市居民和工商企业出资参与受灾农村的灾后重建。我们住在一家刚刚建成的二层搂的农民新宅子里,房子的建筑质量、外观和内装修都相当够水准。户主说盖新房投资的大头是外来联建人出的,自己仅负责内装修。原来这家的老房子在地震中受损,按联建政策以宅基地一小半面积的使用权为条件,找到城里的一位合作者,先修盖农民住宅,再修建归外来联建户的房子。在这所农民新居之侧,我们果然看到还有一处住宅的外壳已有了模样。这就是灾后联建:受灾损的农民出让部分宅基地40年的使用权,换得建新居的投资。难怪我们的房东谈到联建,有份发自内心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