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解密数字生产要素的权衡框架:四谈大数据与隐私(四)

2021年07月22日 16:08
要在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社会和用户,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整体的和平衡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数据本质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龙)人们将今天的时代称为大数据时代,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我们对数据的理解鲜有共识,甚至常常有相互矛盾的观点。比如隐私悖论问题:如果我们认为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很重要,为何我们在登陆新网站时从来不看弹出的隐私条款?还有数据权属问题:消费者产生数据,但单独的数据对他们没有任何价值,对企业来说却价值连城,那么数据到底属于谁?谁来保护数据?

  由于数据具有全新的、与过去有形要素截然不同的本质属性,各利益相关方对数据问题的理解往往局限在主观视角内,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困局。这背后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数据本质的理解不够,或缺乏一个基本共识。因此,要在保护数据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让数字技术服务于社会和用户,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整体的和平衡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数据本质。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吴秋晗

陈龙
罗汉堂总裁、湖畔创研中心教育长,为溪创始人,阿里巴巴研究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科技高级顾问。此前他担任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中国人民银行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证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协会副主席等职务。陈龙教授在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获得终身教职,回国后曾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创建工商管理博士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