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城
订阅
数据
我闻
机构订阅
会议
Promotion
应用下载
帮助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首页
经济
金融
公司
政经
世界
观点
mini+
博客
周刊
图片
视频
数据
English
更多
科技
地产
汽车
消费
能源
健康
环科
民生
ESG
数字说
比较
中国改革
专题
数据
财新一线
私房课
会议
Promotion
运动家
企业用户
应用下载
帮助
全部文章
徐高:政府收入应积极还付于民
政府不把收入还之于民,自身也不积极花钱,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因此循环不畅,陷入一种长期有效需求不足的状态
2024年11月15日 10:45
稳定市场的强心针
超预期的宽松政策会比较明显地提振资本市场的情绪,但是否能够带动实体经济增长企稳,还需观察接下来财政政策的走势
2024年09月30日 10:55
刺激政策的是非之辩
刺激经济不是“饮鸩止渴”,而是经济结构失衡前提下稳定经济的必要之策。不能将这种技术性的、需视情况而灵活使用的手段,与长期要坚持的大政方针对立起来。否则会画地为牢,自我设限,人为加大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难度
2024年08月19日 15:00
稳增长的政策选项
当前下行压力来自于内循环而非外循环。关键堵点是房地产企业信用风险高企所导致的地产销售疲弱。此时,货币政策带动实体经济需求的能力有限
2024年07月22日 10:12
中国经济上中下策,要避免滑入不利局面
当前中国经济虽然面临下行压力,但政策的回旋余地仍然很大,未来需要坚决避免走向“下策”,而用“中策”来争取时间,最终用“上策”来化解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
2024年03月28日 18:29
既然那么“不准”,为什么还要做经济预测
经济预测的准确度看上去如此之低,甚至有些时候看起来还会误导,为什么经济学家以及市场分析师们还乐此不疲呢?换个问法:准确度如此之低的经济预测,它的意义何在?
2024年01月16日 13:50
张五常的通胀建议与“五常之问”
中国通胀偏低只是表象,如果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仍然阻塞,就算央行降准降息放松货币,通胀恐怕连2%都很难够得着,就更别提6%了
2023年12月18日 11:33
“先立后破”重在“慎破”
重提“先立后破”,纠偏中国新旧增长动能转换中政策过度压制旧动能,侵蚀经济增长基本盘的倾向,中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才能巩固,社会预期才能改善
2023年12月11日 09:59
稳增长需要先稳政策预期
当前如果因为今年全年5%的GDP增长目标似乎可以达成,就降低稳增长政策的力度,好不容易形成的经济向好趋势很可能戛然而止
2023年10月23日 10:30
从汽车和地产看经济增长引擎
在稳定存量增长引擎方面,过去几年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主要矛盾在于地产投资收缩与开发商信用风险上升
2023年10月19日 10:52
理解中国地方债问题的三个维度
考虑到地方债在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中国“单一制”政体下的央地关系,一揽子化债方案的较好方式是,中央政府发国债置换国债口径之外的其他地方政府债务
2023年10月08日 15:43
增长短期触底,地产困局未解
在地产供给瓶颈大幅收紧,且2021年启动的“集中供地”政策已推高大城市地价的时候,地产需求面的放松政策越来越会让房价成为一个问题
2023年09月18日 10:45
内需不足是个收入分配问题
没有看到内需不足背后的收入分配约束,在没有增加消费者收入的情况下试图刺激消费,在还需要投资创造需求的时候打压投资,是内需不足问题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
2023年08月29日 15:15
中国经济的短期压力和长期出路
分析中国经济不得不考虑一个前提条件——长期消费不足。在此基础上,经济的前景有四种可能,中国有三种对策
2023年08月15日 11:03
破立之间的经济压力
只有停止人为的“破”,守住中国经济的存量,同时促进“立”,培育更多的新增长点,中国经济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之要求
2023年07月18日 13:08
推进消费转型需要“全民国企持股计划”
中国消费不足,是因为缺乏这样的市场化机制——依据消费者的时间偏好以及投资回报率,动态地在居民与企业两大部门之间最优分配国民总收入
2023年07月10日 13:22
需要纠偏对中国债务的认知
缺乏宏观思维,忽略中国经济的宏观背景,以及这种背景产生的原因,仅凭微观逻辑而就债务谈债务,很容易形成对债务的偏颇认知,进而影响到政策
2023年06月28日 15:32
降息是无奈的选择
当货币政策传导路径不畅的时候,短期利率的下调未必会刺激实体经济增长,反而可能加大金融风险。与2016年相比,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路径的阻塞情况更为严重
2023年06月14日 15:19
人民币汇率:从韧性到弹性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韧性到弹性的变化,原因主要在国内。更直接的内因则是人民银行结汇规模的扩大
2023年06月05日 10:49
经济复苏有隐忧
看上去,通缩压力与表现良好的经济增长之间似乎有矛盾,背后是当前经济复苏缺乏持续性的隐忧,这隐忧主要来自出口和地产两方面
2023年04月24日 10:34
加载更多
徐高
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他目前还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在之前,徐高曾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等职。徐高拥有北京大学颁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及西南交通大学颁发的工学硕士、学士学位。
专栏最新文章
地方债置换的效果
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交锋全复盘
中美税制及税负比较
报名人数再降50万,考研热现关键转折
美线的出货潮在哪儿
汪涛:2025-2026年中国经济展望——政策支持将是关键
“拜登经济学”的强权政治
袁海霞:财政稳增长的发力点何在
徐高:政府收入应积极还付于民
稳定市场的强心针
刺激政策的是非之辩
稳增长的政策选项
中国经济上中下策,要避免滑入不利局面
编辑推荐
金正恩出席朝鲜国防展 展出洲际导弹、无人机等
显影|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守水井
环科
|
涉事学者被解聘 室温超导闹剧始末
金融
|
【特稿】发审缘何成腐败高发区
健康
|
如何避免创新药成果被跨国药企摘走?
消费
|
胖东来:结婚收彩礼、父母买房就取消福利
民生
|
中国在美留学生数连续四年下滑
财新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财新传媒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京ICP证090880号
京ICP备10026701号-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第01015号
|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第直100013号
Copyright 财新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涉网络暴力有害信息举报、未成年人举报、谣言信息):010-85905050 13195200605 举报邮箱:laixin@caixin.com
关于我们
|
加入我们
|
啄木鸟公益基金会
|
意见与反馈
|
提供新闻线索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