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刺激政策的是非之辩

2024年08月19日 15:00
刺激经济不是“饮鸩止渴”,而是经济结构失衡前提下稳定经济的必要之策。不能将这种技术性的、需视情况而灵活使用的手段,与长期要坚持的大政方针对立起来。否则会画地为牢,自我设限,人为加大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难度
2024年5月16日,广东深圳市盐田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图:IC PHOTO

  当前,各方对中国经济形势的评估没有太大分歧,普遍认为中国有需求收缩、增长下行之明显压力,风险不低。但在中国是否需要通过刺激政策来托底经济增长这个问题上,各方观点不一,赞成与反对的声音都有。各方在刺激政策是否有效、是否有持续性、长短期成本收益状况等多个问题上缺乏共识。刺激政策因缺乏共识而面临不小阻力,推出时更多只能像“挤牙膏”一样被经济压力所倒逼出来,因而往往滞后于形势变化,令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更有利于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提升政策的领先性和有效性,有必要对刺激政策的成本收益、利害得失做深入分析,把各方对政策刺激的疑惑之处讲深讲透,从而凝聚共识。本文试图利用宏观思维,深度剖析刺激政策的约束条件所在,探讨政策的效果、持续性等关键问题,以明辨刺激政策的是非。

评价宏观政策要有宏观思维

  评估宏观政策的利害,不能就政策论政策地一概而论,而必须要将政策放到具体的宏观环境中来进行。同样的宏观政策,在不同宏观环境中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某种宏观环境中利大于弊的政策,在另一种宏观环境中就可能弊大于利。这是因为宏观政策在经济中施行时存在复杂的反馈传导机制,会产生一环接一环的扩散效应。不同宏观环境中,政策的反馈传导状况可能有很大不同,从而让同样的政策产生不一样的后果。脱离宏观环境来评价政策应不应当,容易犯刻舟求剑的错误。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潇

推广

徐高
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他目前还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在之前,徐高曾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等职。徐高拥有北京大学颁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及西南交通大学颁发的工学硕士、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