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国际证券总裁助理兼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他目前还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的专栏作家。在之前,徐高曾任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瑞银证券高级经济学家、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兼职经济学家等职。徐高拥有北京大学颁发的经济学博士学位,以及西南交通大学颁发的工学硕士、学士学位。
在全球进入再循环,中国外汇流入加大的时候,中国金融形势可能发生改变,走向“紧货币、宽信用”——这是货币政策在“不变”中的“变化”之处
中国大陆外汇储备将进入上升通道,带来外汇占款的更大量发放。在全球再循环的格局下,分析国内流动性时需要注意到正在潮起的外汇占款
随着全球再循环的启动,过去十年的经济分析框架不再完全适用于2021年——国内刺激政策退出的同时,中国经济将在外需拉动下迎来较为持续的复苏
疫情暴发之后,中国与发达国家不一样的刺激政策导致“互补式复苏”格局,“中国生产—美国消费”的国际大循环得以重构。这一循环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但也不会很快结束
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不支持美元持续走弱。而且,看空美元的交易已经相当拥挤,显示美元指数应该已接近底部。金价相对于工业原材料价格的超额涨幅已经上升至历史极值水平,进一步扩大的概率不大。美国经济景气的回升预示着金价涨幅将会收窄
财政赤字货币化究竟应该算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判定标准在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主导权在财政部还是央行。显性“财政赤字货币化”不太可能会有,但隐性“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政策约束可能会被放松
在当前全球需求不足的状况下,“财政赤字货币化”有其适用的道理。但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从疫情冲击中复苏,且中国本就有变相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工具(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没有必要使用“财政赤字货币化”这样的“大招”
在疫情过去之后,供给复苏会快于需求复苏,更多带来的是通缩的压力,而不是通胀的压力
处在“股灾”状态的美国股市对其他资产市场形成了流动性虹吸的效应,带动其他资产价格走低
尽管当前美国股市的波动状况已接近了2008年次贷危机时的情形,但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有必要考虑转变疫情防控的策略,把非常经济状况下的疫情防控逐步转换为正常经济状况下的疫情防控。当前尤其有必要改变对返程潮的政策态度,转堵为疏,有序组织返程人员踏上返程归途,主动熨平返程的高峰,降低返程潮对疫情发展的冲击
疫情在短期内对经济和市场的冲击不会小,但其影响向长期传导的三条路径(预期、流动性和杠杆交易)都可以被政策阻断
目前初步估计今年1季度GDP增速有可能因为疫情的爆发而降低约1个百分点,但全年GDP增速受影响的幅度则相对有限,大概在0.2个百分点
当前,猪肉通胀并不构成货币宽松的约束,能否将宽松货币政策传导到急需资金的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那里去,才是货币宽松的约束。在这些约束下,货币宽松不会缺席,但可能会有些扭捏
陆股通机制给A股市场带来的“北上资金”是近些年A股市场的主要增量资金所在
如果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路径视为诸葛亮北伐中原走的斜谷“大路”,那么这条LPR改革形成的新路径就更像魏延青睐的子午谷“小路”。不过,不可想当然地认为LPR改革打通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由于全球经济景气已经滑落至低位、而美国利率水平的下降空间也不大,黄金难有大牛市行情
霍老师的“故事”听得多了,我逐渐感觉到这些“故事”才是经济学的核心,凝聚着真正能帮助我们认识世界的洞察
“科创板”作为一个变局者,有望成为中国“新经济”企业发展的沃土,在推进中国产业升级的同时,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科创板”也会让证券行业的重要性得以提升,让具有专业定价能力的证券公司占得优势
分析中国经济需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实事求是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