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你咋才来呢?

2023年11月26日 21:10
评中植系立案调查
中植系及类似系的模式,本质上就是个缺少风控的面向高净值客户的高风险专业银行。图:视觉中国

  昨天朝阳警方对中植系财富公司等进行刑事立案,前几天我参加一个高层核心部门的调研交流会,主题是从法律角度如何更好地落实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防范金融风险。我就提到,很奇怪为什么这么多恶性事件,都是到了已经出现很大问题了才下手,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可挽回的损失,反过来讲,为什么不能在事情初露端倪还没到不可挽回之前采取必要的措施呢?领导也很关心的问那是为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

  中植系的问题刚刚在媒体上爆出的时候,我写过一个帖子,名字叫“每个人都可怜,每个人又不值得同情”,我现在仍然是这样的观点,而且不仅是现在,我始终是这个观点。在互联网金融大潮开始到繁荣的那么多年,我始终如一认为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能成立而且具有非常重大的风险。道理很简单,第一,因为很多互联网金融的所谓模式创新,基本都是围绕突破合格投资者制度,包括这个金所那个金所,都是把本来应匹配给合格投资者的产品,拆分卖给普通公众,而且加上强烈的销售刺激,就把很多不明真相的散户卷入到高风险产品中来了,而金融监管的核心基石之一就是基于是否为合格投资者而采取不同的监管方式及匹配不同的金融产品,但是这点在互联网金融那里完全的打破了。第二个不可能成立是违背法律的基本常识,很多行为在线下叫“非吸”或者“集资”,到线上就成了模式创新,这不是很奇怪?第三是看模式创新是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创造价值。很多互联网金融模式号称自己有超越银行的新型风控体系,降低融资成本如何如何,我实际了解了好多家其实根本是自己迷惑自己,到头来你发现它根本不创造价值,相反,只是增加了终端资金提供者到终端资金使用者的成本,转移了价值而不是创造了新价值。所以基于上面三点,我就始终认为那一拨(如果再新出一拨,还是要回到常识去判断)互联网金融创新是不可能持续的,必然造成巨大的社会代价。为了表明我的立场,很多互联网金融有关的律师业务机会我都断然拒绝了,每逢朋友在类似公司我都劝他们早点脱离苦海,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李箐 | 版面编辑:沈昕琪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主要从事私募股权、并购重组、企业上市等法律业务。先后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法学院。兼任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副会长、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隆基股份独立董事、中国保险资管协会私募基金及股权投资计划评审专家等。先后获得北京市优秀律师、入选司法部千名涉外律师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