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被追赶的经济体》:辜朝明的三点“反常识”

2023年12月27日 10:25
关于债务限额的争论,忽视了债务是储蓄的另一面。当私人部门借款人消失的时候,政府充当最后借款人,实施财政扩张,消耗私人部门多余的储蓄,才是防止通货紧缩的正确方式
辜朝明新书《被追赶的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如何理解与应对新现实挑战》。

  辜朝明新书《被追赶的经济体:发达经济体如何理解与应对新现实挑战》一如辜朝明前作,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读来发人深省。20多年前辜朝明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一直饱受争议,这本书走得更远,进一步提出了“被追赶的经济体”的新概念。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个“反常识”,可能会引起读者的兴趣与思考。

在被追赶的经济阶段央行将无足轻重

  25年前,辜朝明提出“资产负债表衰退”这一概念。其基本原理是:泡沫期间,人们倾向于加杠杆、借钱,再用借来的钱去赚钱;泡沫破灭后,资产价格崩溃,但负债依然还在,所以他们的资产负债表陷入困境。该理论的关键在于认识到,私人部门并非总如经济学教科书中所假设的那样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在面临严峻的资产负债表挑战(债务积压)时,会选择追求“债务最小化”。根据“我之支出、他之收入”的宏观经济学常识,当所有人都同时修复资产负债表时,即使利率降至零,大家也仍会选择继续偿还债务,不会有人借钱,那么经济将会走向萧条,陷入1000美元—900美元—810美元—730美元的通缩螺旋。此种情形下,企业找不到有可观回报的投资机会或遭受巨大财务损失,导致借款人消失,储蓄不能转换为投资,财政刺激有效而货币扩张无效,前者不会有“挤出效应”。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学术委员;中国经济五十人论坛成员。1992年武汉大学世界经济专业毕业后,加入国家外汇管理局,先后在政策研究和统计部门工作,历任综合司副司长,国际收支司副司长、司长。2015年7月正式离职,加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任高级研究员。1998年获日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澳大利亚亚洲奖学金项目资助,赴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获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2001-2004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货币可兑换、国际收支、汇率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等问题研究,撰写大量工作报告和学术论文,参加了1994年以来一系列重大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