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少子化和年轻人躺平文化:解读2023年中国人口数据(之三)

2024年01月22日 11:29
年轻人的困境也是未来中国社会和每个中国人的困境,要让社会资源向年轻人和孩子倾斜
河南郑州,街头的年轻人。当年轻人发现自己很难依靠努力工作实现逆袭前辈时,自然就会把兴趣放在娱乐等其他方面。图:视觉中国

  本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严重少子化是家事还是国事?——解读2023年中国人口数据之一》分析了中国少子化的成因以及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并提出生育减负的十项政策建议。第二篇文章《少子化如何影响养老体系和创新力——解读2023年中国人口数据之二》分析少子化对养老体系和创新力的负面影响,并导致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受损。本文分析少子化的另一个负面影响:年轻人躺平文化。

  有人说,相比当年的70后80后,现在二三十岁的这批年轻人普遍缺乏奋斗精神,有些甚至出现了完全躺平的生活和工作态度,无论对工作、结婚还是生孩子都缺乏兴趣。这种“躺平”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担忧,很多人开始质疑,现在的年轻人究竟怎么了?实际上,这种躺平现象很像是日本20世纪90年代所谓“啃老一族”年轻人的困境。至于这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和人口因素,正是我们接下来要分析的内容。

年轻人躺平的人口经济因素

  现在二三十岁(95后)一代的数量,要比70后或80后少很多。下图是2020年中国人口金字塔。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30-34岁人口(出生于1986-1990年)有1.24亿人,25-29岁人口(出生于1991-1995年)有9185万人,20-24岁人口(出生于1996-2000年)只有7494万人,15-19岁人口(出生于2001-2005年)只有7268万人。由于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严格执行独生子女政策,中国的出生人口在1991年以后出现了迅速下降。相比80后的庞大人群,90后的人群数量要少得多。假设大多数年轻人都在22岁踏上工作岗位并增加消费,那么中国新出生人口从1991年到1995年期间的下降,就会导致社会消费需求总量在2013到2017年期间下降一个台阶。2013年以前,每年新增约2500万消费者,而2015年只有约1500万新增消费者。这种变化无疑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与之相吻合的是,在2013年以前,中国经济长期保持8%-11%的年增长率,而2017年以后只有6%-7%。

  所以当95后从2017年左右开始踏上工作岗位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开始逐步下滑。而经济放缓会导致各方面的创新和创业的机会下降。可以看到,大部分高科技公司都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成立的,先是90年代的阿里巴巴,2000年之后有百度,2010年之后有字节跳动拼多多则创办于2015年,算是互联网巨头里最年轻的一家。但是2017年以后,已经鲜见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在制造业,最后一波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也在2015年前后成立。当然,未来还会出现很多创业公司,但是整体创新的规模,必然会随着年轻人口的数量减少和经济增速放缓而下降。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梁建章

现任携程集团执行董事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财新网“人口与经济”专栏作家。1999年与3位商业伙伴创建“携程旅行网”,在2000年至2006年期间任CEO,并从2003年起兼任董事会主席。

2011年,梁建章获得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创新、创业和劳动力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