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应对低生育率,复旦大学三学者支招

文|李强 张震 常亮
2024年10月22日 16:26
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下降用时短、幅度大,初婚初育年龄不断推迟,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出生缺陷等问题不容乐观,亟需号准脉、施准药
贵州省铜仁市,医院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在给新生儿做护理。图:视觉中国

  中国人口生育率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对人口高质量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也映射出中国社会未来的困境。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为应对低生育率问题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准确把握中国的生育情况,深入剖析其影响因素,提出健全生育支持和服务的建议,对中国推进人口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生育形势基本研判

  (一)出生人口大幅下降,2022年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提前到来

  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战乱结束与社会稳定,加上医疗卫生条件的显著提升,出生人口迅速攀升,于1949-1958年间迎来了首轮出生高峰,彼时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然而,这一增长势头在“三年困难时期”遭遇中断。随后,因灾后的补偿性生育,出生数在1963年激增至2954万,随后保持在2500万以上直至1972年,从而形成了1963-1972年的第二轮出生高峰。此后,随着生育率的快速下降,出生人数迅速减少。到20世纪80年代,虽然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的生育子女数量)已经降至2-3,但是,前期的出生高峰人群进入育龄阶段后又带来一波出生小高峰。这之后,出生数继续下降到每年2000万以下,并在1500-1700万之间徘徊。直到2013-2016一系列生育政策调整,出生人口出现短暂回升,达到1786万。但是,在政策效应释放后,出生人口迅速下降,到2023年降为902万人,6年间骤降了近一半。由于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2022年中国的人口负增长提前到来。

责任编辑:杨哲宇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