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市场所预期的,美联储上周四(12月19日)宣布降息0.25%,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4.25%至4.5%间,是自2024年9月以来连续第三次降息。但一反常态地,降息后美元不贬反升、股债价格不涨反跌(道琼下跌1123点,十年期美债殖利率上升至4.5%);美元之外的货币全贬,并引发全球的股债双杀。
市场表现异常,最主要是因为12月19日美联储强烈暗示通胀顾虑再起,美联储的报告显示有三分之一的理事认为2025年的通胀可能不降反升;2025年也因此将放缓降息步调。
鲍威尔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甚至说虽然机率很低,但却无法完全排除2025年由降息转为加息的可能性。这种货币政策由松转紧的态度转变,带动美元窜升。三个月前的美元指数仅为100.38,12月19日却已上升至108.48,升值幅度达8%。亚洲及欧洲货币贬值压力升高,印度卢比更已贬至历史新低。
美联储原本曾在9月时有过2025年降息4次的共识,市场也期待2025年至少能有3或4次的降息;但在12月19日美联储发布声明后,市场的预期重新校正。依据最新的利率期货价格,可看到目前市场认为即使是等到一年后的2025年年底,有超过八成的机率利率将高于3.75%。股市及债市,因此在上周四降息后没有庆祝行情,反倒是大幅下跌反映对降息步调延缓的失望。美元的升值、金价的下跌,也都是基于同样的心理。
至于美联储2025年降息放缓的决定,是基于最近的数据:一方面显示美国经济的强劲,一方面也显示通胀的威胁;短期内的继续降息,因此不需,也不可。
依12月6日的就业报告,美国11月非农就业人数新增22.7万人,较之前或较预期都更高。其次,11月失业率虽略升0.1%,但仍为可接受的4.2%。此外,12月19日公布美国2024年第三季GDP年增长率修正值3.1%,较第二季更加速扩张,估计2024年全年增长率2.8%,更超越全球已开发国家平均的1.7%。
这样的经济表现2025年若持续,则确实不需降息救景气。
通胀压力也显示在数据上:11月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年增率2.8%,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核心CPI较2023年同期分别上升2.7%和3.3%,连续四个月通胀黏着,回降至长期目标2%的路径并不平顺。特朗普就任后若全面课征关税,尤其加上关税报复效应的考量之后,则更可能造成2025年物价的上涨。
美国之外,英国央行同样在12月19日召开央行会议,但却宣布暂停降息,政策利率维持在4.75%不变。英国2024年经济增长率预估1.3%,普遍较欧洲国家更佳(惟西班牙2024年在欧洲国家中表现最好,增长率可能达3.1%);但英国11月核心CPI年通胀率3.5%,为七国集团中(G7)最高,且已超过过去8个月的通胀率。英国央行2024年8月至今仅降息2次,显然也以抗通胀为优先考量。
至于对2025年降息的评估,英国央行目前出现明显的分歧。英国央行总裁贝利(Andrew Bailey)表示由于英国经济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因此无法承诺2025年的降息时间及幅度。
相对于美国和英国,欧洲央行12月12日降息0.25%至3%,是2024年以来第四度降息,欧洲央行且表示2025年将采行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欧洲经济虽优于2023年,但较英国美国,差距仍大。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2023年经济负增长后,2024年有可能恢复0.3%的正增长,第二大经济体法国2024年增长率0.7%,欧元区的增长率也仅有0.8%。
此外,欧元区的通胀2024年估计为2.4%,2025年则可能放缓降至2.1%。因此,欧元区2025年确实有较美国和英国更多的降息条件。对于特朗普2025年可能对欧洲课征20%的关税,欧洲央行强调将对欧洲经济造成伤害,也明言这是为何欧元区2025年确实有降息的需要。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