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货币宽松的尺度

2025年05月09日 11:36
货币是否只为GDP服务?当潜在增长动能发生切换,货币无法撼动大趋势,货币政策应维持合理的实际利率,避免实际利率过高或过低,影响潜在增长
资料图:日本东京,日本银行(BOJ)总部。图:视觉中国

  自1991年调降政策利率以来,日本在宽松货币的道路上行约30年。

  在这30年时间内,日本央行宽松力度不断加大,甚至逐步启动政策零利率、负利率、QE、QQE等一系列极具开创性的非常规货币操作。

  央行购买资产也从长久期国债,拓展至股票ETF等经典风险资产。甚至2012年日央行还进一步发展到紧密控制金融市场利率曲线。

  货币宽松时间之久、力度之大、方式之多、控制之强,很难再找到日本之外的第二个经济体可与之并论。也正因为“不限量”的货币宽松,与之伴随的却是日本持续低迷的经济增长,世人对日本货币宽松的必要性及其效果持怀疑态度。有不少观点将日本货币宽松视为“流动性陷阱”典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周君芝
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中信建投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兼任浙江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