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什么政策能避免通缩长期化

2025年07月22日 10:42
零利率、负利率,既不符合传统货币理论,也不符合长期形成的社会认知,但如果它有效,而且有战胜通缩的成功经验探索,那要不要试一试
近年来CPI、PPI走势显示通缩压力越来越明显。

  日前央行发布2025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3%,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4.6%,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从央行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很多积极变化。

  最重要的先行指标M1,同比增速超过4%,这是个积极信号。在货币供应量数据中,为什么M1最具有领先指标的作用?因为M1是现金加活期存款,包括个人活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企业想购买设备、扩建厂房,投资者想买股票基金,消费者想买房买车、买面包等消费品,不可能用定期存款去交易,首先得有现金或活期存款。因此,M1是反映经济活跃度的最重要的领先指标,投资、交易、消费所需货币流动性够不够,看M1就可以了,M1增速上升,下一阶段要么消费、投资积极,要么资本市场活跃,都是好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春辉

推广

视听推荐

滕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沃顿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最早呼吁供给侧改革,是新供给经济学、软价值理论的提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