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是一连串事件。
——欧文·费雪《利息理论》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的经济体制转轨开始以后,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经济规模与日趋复杂的经济关系。改革开放旨在激发地方经济活力,经济转轨倒逼财政体制实施调整,“分灶吃饭”成为经济转轨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这是一连串事件,政府间补助的流动方向也在悄然间发生转折性变化。
“分灶吃饭”是一连串事件
1980年2月1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财政管理体制的暂行规定》,决定从1980年起不再“一灶吃饭”,开始实施“分灶吃饭”的办法。中央和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划分。中央和地方均有其固定收入,同时设立了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与其他调剂收入。在收入划分的基础上实行分级包干,中央和省级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省与地级市、地级市与县约定固定上缴金额与补助金额,超额部分给予地方较高的边际分成,且五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