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中国银行业:能否维持高股息收益率

文|颜湄之
2025年08月28日 18:33
高股息收益率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稳定的盈利能力和派息率。预计银行的营收在2026年见底,并在2027年之后逐步回升,派息比例相对稳定
自2020年以来,MSCI中国银行指数表现大幅跑赢恒生大盘,截至今年6月底,在79%的总回报中,有58%来自股息。

  MSCI中国银行指数已连续两年跑赢大盘,本文探讨了银行股息的可持续性——银行股上涨的重要驱动因素,深入分析了债券投资的收入贡献,以及目前的不良、拨备水平是否真实反映了2020年以来的疫情、地产及经济下行周期的信用风险。预计在基准情景下,2025-2029年银行每股股息将保持小幅增长。

银行股5%的股息收益率对南向投资者仍具有吸引力

  受益于国内低利率环境,我们判断资金将继续流入银行板块以获取高股息。国内保险公司可能仍是主要的增量资金来源。自2020年以来,MSCI中国银行指数表现大幅跑赢恒生大盘,截至今年6月底,在79%的总回报中,有58%来自股息;相比之下,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仅为1.7%。下行的利率周期促使投资者,尤其是保险公司,追逐高股息收益率的股票。2023年至2025年,南向持股占H股自由流通股的比例已从19%增加到超过41%。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