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今年财政发力的特点、前景及影响

2025年09月11日 16:10
今年政府债净发行占全年额度比例明显偏高、财政力度“前置”,叠加收入增长仍然承压,令市场对下半年财政政策是否有“余力”产生分歧
财政部。图:视觉中国

  去年4季度以来,财政政策力度明显加大,这对稳增长、稳预期和稳市场主体现金流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今年政府债净发行占全年额度比例明显偏高、财政力度“前置”,叠加收入增长仍然承压,令市场对下半年财政政策是否有“余力”产生分歧。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来财政政策的主动性、前瞻性、多样性和“结果导向”倾向均明显上升,且支出重点也向补充实体经济现金流、提振消费和民生倾斜。由此,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展望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政策取向,需要首先总结和分析这些变化。

近期财政发力更积极,打破表观财政支出“顺周期”惯性

  去年3季度以来,政府债券发行保持较快节奏,政府债净发行同比明显多增。今年两会预算公布的新增政府债规模11.9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而在去年4季度至今年上半年共3个季度间,广义财政部门新增债券融资规模合计达到12.8万亿元,较此前3个季度的8.3万亿元环比大幅扩张53.6%;同时,在去年4季度至今年上半年仅3个季度间,广义财政新增债券便同比多增5万亿元、3个季度间多增体量几乎已经比肩2020年疫情影响最大时期的全年新增幅度(5.8万亿元)。政府融资高增,显示财政政策更为积极有为。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罗文

推广

易峘
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曾任中金公司首席中国宏观经济分析师、宏观研究团队负责人、董事总经理;高盛亚洲中国与亚洲经济学家。另外,曾供职美联储波士顿分行,并曾在基金管理行业有多年实操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