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2021-2025年)行将收官,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决定性五年。本文在分析“十四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成就与特征的基础上,围绕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愿景,测算了“十五五”期间名义GDP增速的底线要求和理想水平,并就“十五五”期间是否需要制定经济增长目标、应制定哪些目标、如何完成目标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为“十五五”规划制定和相关政策储备提供参考。
“十四五”期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回顾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开篇阶段。这一时期,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受了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虽然面临多重挑战,“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预计到“十四五”末,中国名义GDP总量将超过140万亿元,比“十三五”末增加35万亿以上。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