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化债与化险

2025年10月10日 17:20
化债不等于化险,化险不等同于压降债务规模,经济上行期宜“清偿式化债”,经济下行期宜“接续式化债”
十几年来,各界对于地方债务及其风险问题的讨论一直在进行,中央一揽子化债的部署也在持续化解债务风险。图:视觉中国

  从三大微观主体角度分析地方债:债务问题事关地方政府能力和积极性,进一步影响企业和居民预期

  看待地方债务问题,不能仅从流动性风险和金融风险(到期不能还本付息)的角度去看,更要看到地方政府债务的妥善处理事关经济平稳运行。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上半年增长5.3%。但是进入三季度后,经济再度承压,这其中有需求不足尤其是消费不振的问题,也有政策靠前发力从而下半年政策力度相对不足的问题。上半年经济增长确实一定程度上源自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的支撑,比如上半年的“以旧换新”撬动消费、“两重两新”带动制造业和基建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上半年集中发力,下半年力度自然减弱,带动经济承压。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肖子何

推广

罗志恒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注册会计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获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2023年7月受邀参加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做发言。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