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当外扰成常态

2025年10月20日 10:13
长期来看,对内政策将强化重要品类的国产替代、对外则加快跨境投资,都是中国“十五五”期间应对外部扰动常态化的现实路径
2025年10月14日,山东,日照港码头。图:视觉中国

  中美虽已经历多轮磋商,但近期围绕稀土管制、船舶收费尤其是特朗普再次宣称加征100%关税等,双边经贸前景的不确定性陡增。与上半年不同,金融市场对本轮冲击表现较为淡定。市场如此反应,定价是否准确?外扰无常,确定性在何方?

  图1. 市场对关税已“钝化”

一、外部扰动:升级,还是降级?

  今年以来,贸易摩擦引致中国对美出口断崖式下降,但中国整体出口增速仍超预期维持较高水平。稀土管制等更彰显了中国应对外部扰动的主动性。与此同时,特朗普“极限施压后妥协”的策略似已被市场所熟知。这些都与年初时的关税冲击环境明显不同。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伍戈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曾长期供职央行货币政策部门,并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得主,曾获浦山政策研究奖、刘诗白经济学奖。“远见杯”中国经济、全球市场预测双冠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员、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清华、复旦、人大等校兼职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