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财政转移支付的政策逻辑:集有余以补不足

文|王瑞民
2025年10月28日 10:25
测算表明,仅依靠自有财力,省及以下层级的地方政府无论是纵向还是横向都出现了较大的财政缺口,且分税制的财权层层上收效应使得越是基层的地方政府财力缺口就越大,不均衡主要在县一级,而这一层级的地方政府则是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
地方税率差异将造成相同能力的纳税人受到政府的不同税收待遇,较低纳税能力者还将承受较高的税收负担,不符合公共财政中税收公平原则,不同地区的国民税收待遇不同将影响国家认同与统一。图:视觉中国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老子《道德经》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迅速集中了财权,中央占预算内收入的比重很快又超过一半,1994年即达到55.7%,此后也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地方财政形成了较大的财政收支缺口。改革前后的央地关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从中央依赖地方上解或借款转变为地方依赖中央转移支付。中央得以集有余以补不足,转移支付资金流动方向的变化深刻地重塑了分税制后的央地关系。

责任编辑:杨哲宇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