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经济步入底部缓冲,科技与出海是破局关键

2025年10月30日 16:45
要重视企业和企业家在科技发展与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四川达州,一公司智能生产线机器人正在作业。图:视觉中国

  2025年中国经济整体形势已经明朗,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 GDP增速逐季放缓,一、二季度GDP增速均在5%以上,三季度小幅回落至4.8%,但全年实现5%的增长目标压力较小。在这一趋势下,经济经历周期性调整后是否已触及阶段性底部值得关注和思考。价格作为观察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年初,我就判断价格进入缓冲区,特别是资产价格快速下行趋势得到缓解,但缓冲区不代表完全的底部,缓冲过后价格可能触底反弹、缓慢回升,也可能继续下行。对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也是一样,经济是否筑底需从多角度观察。

一、全年经济形势明朗,或正进入底部缓冲阶段

  从生产端看,“反内卷”非常有必要,尽管短期对生产和投资带来一定压制,但供给优化是促进供需再平衡的必由之路。解决供过于求的危机,必须从控制和改善供给与扩大需求两端同时发力。当前工业生产领域“内卷化”竞争态势显著,企业间同质化竞争导致利润空间收窄,进而抑制投资意愿,形成“利润降—投资减—增长弱”的负向循环。从体制结构来看,国有企业在工业领域占比较高,但对市场供需变化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仍可能出现供给持续扩张的现象,进一步加剧供需矛盾。在此背景下,全面推进“反内卷”有助于抑制过剩产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优化供给结构。当然,供需再平衡仍需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提升供给侧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和反应灵敏度,实现资源更高效配置。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毛振华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创办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此前先后在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委政策研究室、海南省政府研究中心、国务院研究室等单位从事经济研究工作。现任中诚信集团董事长,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