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借贷资本的价格,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和配置效率,也是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和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的结果。价格发现机制和利率传导使得资金价格偏离均衡,或均衡价格再次回归,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经济走向新的均衡。利率高低直接影响居民储蓄和消费、企业投资和融资、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根据动态增长模型,当投资带来的新增资本恰好能够抵消资本折旧、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对资本的损耗时,经济将进入稳态增长。在此情形下,存在一种能使人均消费最大化的情形,即“黄金律稳态”。此时经通胀调整后的真实利率r应与实际经济增长率g大致相等。若真实利率持续高于潜在增速,会导致社会融资成本高企,企业经营困难进而扩大再生产意愿下降,对经济增长不利;当真实利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速,意味着经济增速快于债务增长,债务可持续;但若真实利率持续显著低于潜在经济增速,则会造成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带来过度投资、产能过剩、资产泡沫等问题。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