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国“内卷式”竞争的三个不正常

2025年11月25日 09:49
在获得大量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企业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产品,导致亏损,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
2025年10月25日,江苏淮安,市民在超市购物。从数据来看,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8%,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低水平,比其他国家平均低20到30个百分点。图:视觉中国

  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内卷式”竞争超出了正常的竞争范畴。以光伏产业为例,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已处于领先地位,几乎消除了竞争对手,理论上应享有高额垄断利润。实际情况却是,即便在获得大量政府补贴的情况下,企业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国内和国际市场销售产品,导致每年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的亏损。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市场竞争的基本原则。

第一个不正常:宏观环境不正常及解决路径

  “内卷式”竞争的出现有多重原因,其中经济背景的不正常是关键因素之一。当前,中国宏观总需求不足,经济工作会议已明确将扩大内需作为后续工作的重点。然而,宏观总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结构性问题,表现为投资过剩与消费不足并存。从数据来看,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38%,在全球范围内处于最低水平,比其他国家平均低20到30个百分点。即便将政府和集团消费计算在内,总消费占比也仅为54%,同样处于全球最低水平。与此同时,中国生产的工业品占全球总量的31%,而国内消费仅占全球工业品消费的14%。这种供需不平衡导致了国内外市场上的“内卷式”竞争。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当前应着重扩大内需。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扩大内需列为首要任务,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罗文

推广

滕泰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沃顿商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兼职教授,中华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银河证券研究所所长、民生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2012年发表《新供给主义宣言》,最早呼吁供给侧改革,是新供给经济学、软价值理论的提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