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贸易发展局研究总监,领导30多位经济师和专业人员负责宏观经济和商业分析;为前渣打银行东半球研究总监兼亚洲区总经济师;曾任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经理,美林证券公司亚太区首席经济师;研究团队曾先后被机构投资者、欧洲货币、彭博等评选为香港、中国、亚洲及全球的最佳研究队伍;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毕业,并于英国华威大学修毕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为特许金融分析师。
香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有两个不可忽略的角色:一是对国际市场规则的掌握,二是与“带路”外围地区的联系
“一带一路”须秉持开放兼容、互利共赢原则,更需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
如何在市场不发达、国际规则不大通行的地方, 把握好政府和市场的平衡, 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投资经营, 将会是一大挑战
CEPA的发展,跟自贸区的扩大和深化息息相关,互补互联,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一个关键环节
对于香港, 向“新常态”发展的过程,既包含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布满复杂凶险的挑战,包括社会、政经层面的震荡,正如近期一些事态所反映的
全球的贸易格局正在进行重组,亚洲就有许多“超级区域贸易平台”正在磋商酝酿,中国大陆和香港需要及早明确策略,有效应对
如果说“自贸区”是要复制香港,从市场主导,给予“市场”更大的“自由”来看,这是对的。但如果说“自贸区”是要通过复制香港,来与香港竞争,甚至取代香港,那便过于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