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龙)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社会心态,也就是社会学家说的“社会性格”,还有消费者偏好和决策的形成,都在发生一些一下子说不清但是根本的变化。手忙脚乱中,商业在用九零后、Z世代、断舍离这样的归类,尝试抓住正在发生的趋势。但这些变化,并不是用年龄、经济、政策这样的因素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时代的民族性?要理解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定义时代开始。
在过去一万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人类最竭尽全力试图解决的,一直是生存和经济问题。
罗汉堂总裁、湖畔创研中心教育长,为溪创始人,阿里巴巴研究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席,并兼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科技高级顾问。此前他担任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中国人民银行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证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协会副主席等职务。陈龙教授在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获得终身教职,回国后曾任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创建工商管理博士项目。
【财新网】(专栏作家 陈龙)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中国民众的社会心态,也就是社会学家说的“社会性格”,还有消费者偏好和决策的形成,都在发生一些一下子说不清但是根本的变化。手忙脚乱中,商业在用九零后、Z世代、断舍离这样的归类,尝试抓住正在发生的趋势。但这些变化,并不是用年龄、经济、政策这样的因素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时代的民族性?要理解这个问题,还是要从定义时代开始。
在过去一万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人类最竭尽全力试图解决的,一直是生存和经济问题。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刘潇
观点频道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上述文章及图片。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
免费订阅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