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侮辱字句进个人征信报告”的反思
2021年06月04日 16:13

包括自律和监管的征信管理制度机制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

泛化信用十日谈(10):答案由谁提供
2020年06月23日 14:25

泛化信用,除了对公共部门有扩权意义以外,在社会治理、法治和信用建设上,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泛化信用十日谈(9):修修补补怎么样
2020年06月22日 15:27

对泛化信用进行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掩盖问题、拖延问题的解决。认识分歧的根本在于,承认不承认守法状态是信用

泛化信用十日谈(8):电信、金融欺诈是诚信问题还是违法犯罪问题
2020年06月19日 14:42

现在社会上不少人把这些归为诚信问题,以为主要是社会诚信出了问题,是实施欺诈的人道德诚信水平低下,才出来诈骗的。这个思路和逻辑,与泛化信用是相通类似的

泛化信用十日谈(7):放弃泛化信用于经济信用建设有何影响
2020年06月19日 08:45

放弃泛化信用,可以更精准地专注于解决中国信用环境中存在的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能回到正确的方向

泛化信用十日谈(6):如何科学推进依法治国
2020年06月17日 13:37

泛化信用,实际上为公共部门扩张了新的权力机制,同时使社会主体有更多的受伤压抑感,与科学推进依法治国的思路不符,不是依法治国的方向和有益实践

泛化信用十日谈(5):泛化信用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效果如何评价
2020年06月16日 16:02

这件宏大工程的实际成效,于法治和信用建设总体上都是弊大于利的。而其中的内核——泛化信用的成效,就更乏善可陈,总体上只能给负面评价

泛化信用十日谈(4):老外怎么看中国社会信用体系
2020年06月15日 12:02

国际上还不曾见到过类似把“合规度”纳入信用的泛化信用的理论和实践,更不要说成功的实践了

泛化信用十日谈(3):泛化信用的理论是否合理
2020年06月12日 11:32

偷换概念是三维信用论的谬误之一,并且是基础性的谬误;混淆了法规和契约两类不同性质的规则,是其另一重大谬误。法规公约论与三维信用论中存在的、混淆了两类不应混淆的规则的谬误,是异曲同工的

泛化信用十日谈(2):为什么要绑架信用
2020年06月11日 20:21

泛化信用、绑架信用成风,信用成为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

泛化信用十日谈(1):这颗子弹还要飞多久
2020年06月10日 15:22

泛化信用、联合惩戒,一方面强化了公共部门管理,另一方面弱化了全社会对真正信用问题的治理

违法不能等同于失信:厘清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分歧
2020年03月30日 09:49

推行泛化信用,用行政权力生硬地、不合逻辑地把法律法规的执行问题也定性和归结为信用问题,总体上弊大于利。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措施长期化,也要注意不宜把少数不遵守防控法规的行为也定性为失信,否则不当伤害主体的信用,不利于社会正常秩序的恢复

加载更多
汪路
光华赤信研究所主任,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原副主任。理学学士及社科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博士后研究导师。曾任职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货币政策司、征信管理局、驻欧洲(英国伦敦)代表处代表、征信中心副主任;光华赤信研究所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