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热钱”一直困扰着国内经济。纵使大家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对其来源和规模则莫衷一是。这是因为缺少对“热钱”较为清晰的定义。本文试图建构一个简单框架,以分析中国“热钱”的规模和来源。
在这个框架中,“热钱”被定义为没有被利用到实体经济中的银行贷款,以及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可能变成“热钱”的盈余部分。这应当不是“热钱”的全部,但是主要的构成部分。
目前的银行贷款大致分为三部分: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和其他贷款(包括信托贷款)。中长期贷款主要分为企业和居民贷款。目前国内银行对居民贷款相对谨慎,而且如果居民明确表示贷款用于购房的话,很难将之归为“热钱”,所以基本上排除了居民贷款。但值得留意的是,银行对企业的新增中长期贷款和在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中“资金来源”这一部分下的“国内贷款”的差别——这个差别正是国内“热钱”近年来急速增加的一个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