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立诚
政论家,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一)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体私营经济破土而出,称此为惊天动地也不为过。
在此之前几十年,“一大二公”、“兴无灭资”、“割资本主义尾巴”、“警惕小生产”等宣传不断升级。中国大地上,个体私营经济连根拔除,人人患了恐私症,谈私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中国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警惕和戒备,已经渗透到血液中。这是导致中国经济在1976年跌到崩溃边缘的主要原因。
文| 马立诚
政论家,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一)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体私营经济破土而出,称此为惊天动地也不为过。
在此之前几十年,“一大二公”、“兴无灭资”、“割资本主义尾巴”、“警惕小生产”等宣传不断升级。中国大地上,个体私营经济连根拔除,人人患了恐私症,谈私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中国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警惕和戒备,已经渗透到血液中。这是导致中国经济在1976年跌到崩溃边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