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中美贸易协议的可能内容与影响
中方对于部分结构性问题做出的改革承诺需要建立有效的观察机制,我们预计未来双方需要继续保持磋商
2019年02月25日 09:40
从去杠杆到加杠杆
过去两年政府持续推进去杠杆,2017年债务占GDP比重持稳、2018年有所下降,2019年预计将再次上升。虽然再次加杠杆可以支撑短期增长、提振市场,但也可能加剧投资者对于中长期控制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担忧
2019年02月16日 16:37
外贸数据超预期 中美贸易依然乏力
不应过度解读1月的外贸数据,1-2月(甚至一季度)合并数据能够更好地体现进出口贸易实际的内在增长势头
2019年02月15日 13:52
减税的规模与效果
由于乘数效应较小,减税措施对GDP增长的短期影响可能比较有限。长期而言,减税降费有利于提振经济增长
2019年01月28日 15:57
一季度增长或触底
随着宽松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基建投资可能在春季建设期(3-4月)走强。预计政策支持应能够抵消出口的拖累,拉动经济增速在二季度有所反弹
2019年01月22日 14:16
2019宏观展望:可能出现哪些变数
预计2019年GDP实际增速持稳于6.1%,并可能在一季度见底;央行应不会下调基准存贷款利率;减税规模可能超过GDP的1%,基建投资增速可能反弹至10%以上;房地产政策有所放松,部分缓解其下行压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左右波动。2019年最大的不确定性来自贸易战的演进和影响
2019年01月18日 15:14
信贷增速有望一季度反弹
在最近的降准之后,预计央行会继续利用数量型工具放松货币政策,今年央行还会至少再降准200个基点。不过,未来财政政策放松,可能才是2019年稳增长的关键
2019年01月16日 10:28
进出口大幅走弱,下行压力仍将持续
预计2019年全年商品出口增速将从2018年的10%放缓至4%,进口增速从16%放缓至5.4%。考虑到政策宽松持续加码但仅能部分抵消贸易战对经济造成的拖累,维持2019年GDP增速为6.1%的预测不变。预计人民兑美元汇率会在更长时间稳定在7左右或以下
2019年01月15日 12:03
为何现在降准?
降准释放正面信号,未来央行还可能多次降准,短期内不会明显放松全局性的房地产政策
2019年01月04日 22:19
经济活动继续走弱 宽松政策加码
鉴于结构性改革不仅是长期政策目标、也是中美贸易谈判的议题之一,我们认为政策重心可能微调、更重视加码市场化改革和开放的力度
2018年12月15日 08:20
深析对美出口:加征关税并非整体贸易走弱主因
部分出口活动已被提前,美国对被加征关税产品进口的审核可能收紧,且关税被进一步上调的风险犹存,这意味着未来对美出口或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预计2019年出口将大幅放缓,成为拖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2018年12月10日 18:38
11月宏观数据前瞻:经济活动疲弱
估计即将公布的11月份经济数据将显示经济活动疲弱。贸易战停火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经济下行压力和汇率贬值压力,但中期内贸易相关的不确定性或持续更久
2018年12月04日 16:57
贸易战暂停火 “习特会”进展好于预期
贸易战停火短期内有利于缓解经济下行风险和汇率贬值压力;未来谈判道路曲折,对外开放力度或将进一步提高
2018年12月03日 13:49
汪涛:2019中国经济展望
预计短期内政府不会大幅放松房地产调控、也不会出台激进的房产税,但部分城市的调控政策或边际放松,而且任何流动性和信贷政策放松都有可能间接支持房地产市场
2018年11月22日 14:44
下行压力下政策如何加码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宽松有望继续加码,但不会完全抵消贸易战的拖累。预计今年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7左右,2019年年底小幅贬值至7.3左右
2018年11月15日 16:43
政策措施有何可期?
未来在经济数据明显走弱之后,预计会有更多稳增长政策出台。同时,更多的减税措施、更明确地支持民营经济和深化改革也利于稳定增长。预计短期内房地产政策不会明显放松,央行也不会主动引导人民币贬值来刺激经济增长
2018年11月02日 14:03
9月信贷增速不及预期
新增社融规模乏力主要是因为影子信贷继续收缩,且企业债券净发行规模走弱,四季度整体信贷增速或低位徘徊,2019年可能反弹
2018年10月18日 11:06
中国经常账户顺差或消失,影响几何
经常账户顺差时代接近尾声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但预计经常账户逆差规模较小,且不会成为政策宽松的主要制约因素;人民币可能继续走弱,但应不会大幅贬值
2018年10月15日 16:42
中美贸易战:关税负面影响与中国提前出口
预计四季度中国对美出口显著下滑,在2019年一季度继续明显走弱
2018年10月15日 15:02
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升级,中国可能怎样应对?
预计中国政府会进一步扩大对外国企业的市场开放、加强对外商的知识产权保护,从而吸引外资、维持外商直接投资稳定,而并不会惩罚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
2018年09月19日 10:50
加载更多
汪涛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曾任美国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与策略主管和英国BP集团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经济学家;拥有纽约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