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信托公司转型痛苦的根源

2020年12月04日 16:57 来源于 财新网
可以听文章啦!
“去刚兑”意味着“依靠投研能力营销”,意味着没有估值漏洞的“净值化”产品。这正是基金公司多年深耕的领域,也是信托公司转型痛苦的根源
在过去10年,信托行业独占了资产管理行业中唯一的“放贷牌照”,在“影子银行”发展的过程中,吃到了“能够放贷款”的红利,成为金融行业中资产规模第二大的子行业。

  文|卓逸

  2020年5月《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信托新规”)发布之后,各家信托公司纷纷在人员和政策上努力向标准化产品业务(以下称“标品业务”)倾斜,标准化转型声势浩大,但是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信托公司要真正实现从非标业务向“标品业务”转型,就要跳出信托公司的固有思维,站在整个资产管理行业的角度,用本质思维、历史思维和未来思维,看待信托公司的标准化转型,坚定地走一条“涅槃重生”的新路,而不能抱着非标债权的理念去作标准化债权业务。

一、 本质思维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张翔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