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国现状、国际比较与意义

2024年05月20日 10:28
在海外市场上,主要经济体几乎都选择了发行超长期国债作为财政融资的手段。相比之下,中国超长期国债占比偏低,仅为16.9%,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江苏南通海安市一家银行内,客户购买储蓄国债。图:视觉中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5月17日,财政部招标发行首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总额为400亿元,加权中标收益率2.57%,全场倍数3.9,边际倍数382.6。中国历次发行特别国债的背景是什么?国际上主要经济体超长期国债的发行情况如何?中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什么重大意义?

中国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基本情况

  对于超长期特别国债需从“特别”和“超长期”两个角度进行理解: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边放

推广

罗志恒
罗志恒,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经济学博士,注册会计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财税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清华大学金融安全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曾获新财富宏观经济最佳分析师。2023年7月受邀参加总理主持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并做发言。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理论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