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从央行资产负债表看货币政策调控机制改革

2024年06月12日 16:31
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改革被提上议程。改变中国商业银行为主的融资体系需要时间,公开市场操作买卖国债取代商业银行的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也是不现实的
资料图:中国人民银行。图:视觉中国

  全球央行的货币政策总是围绕一国/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展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2003年)第三条规定: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包括对内币值稳定和对外币值稳定。对内币值稳定主要是国内物价稳定,既无通胀也无通缩。对外币值稳定是指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即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

  世界主要央行比较而言,美联储的最终目标是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保持长期利率在适中水平(资料来源:Federal Reserve Act ; Section 2A);欧洲央行的目标是保持价格平稳,欧元币值稳定,因为价格稳定在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资料均来自相关央行官网,下同);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价格稳定在2%的目标水平。总体上,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给予经济增长方面更高的权重,而发达国家央行更倾向价格稳定和促进就业。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李东昊

推广

吴金铎
经济学博士、应用经济学流动站出站博士后、高级经济师。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曾供职于985高校,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等。曾作为主研人参与亚洲开发银行技术援助中国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聚焦开放宏观、全球资本市场及多资产配置。著有图书《Evolving China:Speed to Qua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