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绩效管理已经在全国许多地方展开,成本绩效分析是其中关键一环,其实用性和有用性远高于时下流行的打分法绩效评价。在取得进展后,成本绩效分析可望升级为一项决策工具,融入部门预算申报、审批和执行,成为预算过程的内在组成部分,为预算合理化作出贡献。然而,成本绩效分析偏离正确方向的风险不容低估,其中包括沦为某种程度上的“纸面作业”。
把紧扣投入—产出—成果链作为一项强制要求,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可使偏离正轨的风险降至最低。这样的成本绩效分析才能成为预算绩效评价与管理的核心工具,产生广泛的经济社会收益,包括促进预算制定与执行合理化,改善公共服务定价与招投标管理,促进有效的服务外包,减少浪费和降低腐败风险,以及支持服务型政府建设。
绑定投入的1.0版成本绩效分析
投入指所有购买的商品、服务和资产,包括存货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成本绩效分析应分为三类:单项分析,比如单独分析电脑的购买成本;组合分析,比如分析师生比;总额分析,即分析加总的投入总额,包括增减变化及其成本动因。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