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社会消费力与中国经济的未来

2025年01月16日 11:18
刺激措施过后消费脉冲很快就会消退,需要从长远视角提升中国的消费力。五年规划即将进入“十五五”阶段,规划思路应该从产业规划转变为“消费规划”
2024年12月31日,上海,京东电器,顾客购买空调可享受“以旧换新”和家电节能补贴。图:视觉中国

  消费力是指消费能力,与可支配收入和社会保障等高度相关。今天,提升中国的消费力,已经与提升创新力、竞争力同样重要。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消费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如何从长远视角提升中国的消费力而不是仅仅刺激短期消费?因为刺激措施过后消费脉冲很快就会消退,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经济学与社会学理论的重大课题。

  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供给和产能不足,转变为产能过剩、房产过剩、基础设施过剩等系统性需求不足问题,这在最近几年体现得最为充分。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全面提高中国社会的消费力,形成以消费拉动投资的高质量内循环发展格局,让需求问题不再被海外“卡脖子”。这个转变过程,需要从整个政策框架入手进行切换,围绕社会保障、居民收入、未来预期、分配结构等事关消费的核心变量进行调整和完善,最终形成以人为本的“消费型社会”。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赵建
赵建,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原平安银行宏观研究中心主任、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担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供给五十人论坛成员,山东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特聘导师、研究员,CF40青年学者,中国银行、中银协、重庆银行、长沙银行等特聘顾问。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一般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改革》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专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C刊40余篇,财经评论60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经济的三峡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