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在A股艰难时刻,芒格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什么
在A股反复地展开壮烈的3000点保卫战之时,投资界的精神领袖芒格溘然长逝,他留下的精神遗产,在中国投资者看来就显得更加珍贵
2023年11月29日 19:19
资产负债表周期与大类资产估值
资本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经济是迅速从债务通缩周期中走出,还是陷入漫长的“滞胀”时代
2023年11月10日 15:46
隔夜钱荒原因何在
随着财政端开始发力,货币端会越来越被动,结构性不平衡将成为新常态
2023年11月01日 13:46
人民币资产保卫战全面打响
保卫人民币资产,就是保卫中国的国家资产负债表,就是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财富,保卫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信心
2023年10月07日 11:12
中美成立经济金融工作组的信号指向
中美任意一国经济金融发生危机,对原本脆弱的对方乃至全球经济体系来说都很难承受。两国之间迫切需要在金融合作方面重建和完善更加畅通的合作机制
2023年09月26日 15:19
金融救灾也有黄金窗口期
对待现代经济中的金融风险,不应该也无法做到绝对清零,只能不断提高管理者的宏观调控和系统性风险应对能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而不是用问题的眼光看待发展
2023年09月21日 15:18
当下做好投资,首先要回答的五个问题
为什么感觉经济和生意不如疫情期间?为什么感觉到处缺钱?为什么中国“放水”反而“通缩”?为什么强力降息降准,股票和房子一直跌?为什么各项政策饱和攻击,但市场依然不买账?
2023年09月20日 10:48
中国经济的“无危机增长”之谜
重要的是要谦逊自省,建立一个可以包容多样化的结构——多元意味着韧性,意味着更有效地缓冲危机
2023年09月15日 12:48
避免老年悲剧,要从养老财政转向养老金融
中国养老金市场还是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效率不高,赤字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从养老财政转向养老金融,用金融的思维和规律管理养老金
2023年09月07日 12:02
“四支箭”后A股为何表现平淡
不是一个政策就能够让市场走向一个牛市的,它是多种力量的一种交织。“四支箭”更多的是给投资者一个心理上的安全感
2023年09月01日 10:35
搞活房地产与资本市场是内循环的关键
运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理念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通过从资产端搞活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以解决负债端的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问题,是当前最可行的风险治理思路
2023年08月31日 11:20
资产负债表衰退如何影响资本市场
在投资者的心境和认知出现深度变化的情况下,很可能引发资产负债表衰退与流动性危机的双杀
2023年08月29日 11:00
大投资时代落幕,全新范式下的经济巨变
从增量范式转向存量范式是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前提。中国已经走完了为积累原始资本的“大投资时代”,当前处于如何向存量资本资产要红利的“运维时代”
2023年08月23日 15:13
7月金融数据:人生就是一场债务周期
你最好的时代是在债务周期的上半段还是下半段,是截然不同的命运。接下来,我们必须适应一个债务去杠杆、金融去产能过程中的不稳定新常态
2023年08月14日 15:17
走出经济低迷和股市熊市:日本vs美国
不仅要吸取日本病的教训,还要吸收美国的成功经验——快速建立起一个韧性足、反脆弱能力强、能实现风险免疫的现代经济
2023年08月04日 11:15
政治局会议表态,资产负债表修复周期开启
本次政治局会议的各项政策主要立足于资产负债表修复。这或许是当前经济复苏进入第二阶段最有效、性价比最高的政策手段
2023年07月26日 09:59
经济复苏,5.5%的成色和底色
个体对经济温度的感知,只能从微观角度和具体日常生活中体验。这与从算大账、算政治账的角度,从总量和宏观的角度感知是不一样的。这就形成了宏微观背离导致的“温差”
2023年07月18日 10:40
中国历次经济复苏,这次有哪些不一样
本轮复苏不会像次贷危机后的三次复苏那样主要依靠债务、投资和房地产,客观环境也基本不允许
2023年07月11日 12:19
拯救地方债:成因、原则与方略
过去是游击战、运动战,哪里出了问题堵哪里、兜哪里。现在需要中央统筹安排、统一部署,单靠地方政府自救已经很难了
2023年05月30日 10:50
是“去美元”还是“缺美元”
“去美元化”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长期趋势。但今天并非是“去美元”,而是“缺美元”
2023年05月26日 10:56
加载更多
赵建
赵建,西京研究院创始院长,原平安银行宏观研究中心主任、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担任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战略研究所所长,中国新供给五十人论坛成员,山东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南京大学等知名高校特聘导师、研究员,CF40青年学者,中国银行、中银协、重庆银行、长沙银行等特聘顾问。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一般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改革》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专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C刊40余篇,财经评论600余篇。出版专著《中国经济的三峡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