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顺应城乡融合 变革土地制度

文|刘守英
2025年02月19日 11:39
城乡连续体意味着,城乡之间不再是以往乡村供给城市生产要素、城市供给乡村生产生活用品的单向流动方式,而是双向流动,也意味着城乡相互依赖,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经济、社会也在互动
2024年10月28日,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城乡融合。图:视觉中国

  每一个时期,当中国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时候,土地制度与此一阶段的社会形态的变革动力和方向是高度相关的。这是土地问题之所以重要的原因所在。

  纵观中国自20世纪以来经历的社会重大转型,社会形态从农业社会发展为工业社会,然后又发展为城乡中国社会,中国的土地制度随之也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即从农业社会形态下的土地制度变成了工业社会形态下的土地制度,进而在快速城市化时期进一步转型,随着如今迈入城乡中国社会,城市化率接近70%,城市化发展走向城乡融合,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土地制度势必又将发生进一步的变革。

中国正迈入城乡融合阶段

责任编辑:杨哲宇 | 版面编辑:罗文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