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供给强劲、需求疲弱是中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反差。在供给侧,绿色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在全球处于领先位置,DeepSeek的突破令各界重新审视中国的AI能力和创新模式。近期资本市场的改善,尤其是港股、科技股表现优异,可以说反映了投资者对中国创新能力的重估。另一方面,需求疲弱仍然是宏观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房地产下行和相关债务带来紧缩压力,就业、物价、企业盈利承压。如何理解这组反差,是分析经济发展潜力与路径,以及宏观政策走向的关键点。
经济为什么增长或者不增长
理解中国经济在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反差,一个关键的概念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的思想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使用“看不见的手”来比喻市场经济,每个企业和个人做自己擅长的事情,通过分工和贸易实现效率提升。分工提升单个环节的生产规模,不仅分摊生产的固定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各个环节的技能学习和生产效率,从而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以汽车制造为例,单个企业固然可以包揽从发动机到车身和轮胎的全部制造过程,但如果将整个制造过程加以细分,例如有的企业专门生产发动机、有的企业专门制造轮胎或玻璃等,相同的投入可以实现更高的产出。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