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卢锋:改变“供强需弱”,当优化公共资源赶超型配置

2025年09月04日 11:08
长期侧重投资与供给端,虽推动赶超却伴随消费不足,且传统“增投资、去产能、扩出口”调节机制空间收窄
2025年8月8日,贵州晴隆,工人车间赶制订单。图:视觉中国

需求侧的五个主要矛盾

  尽管近年来经历多重冲击,中国经济在重要产业技术转型升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整体生产力水平与供给侧能力实现阶段性跃升,基础设施和传统工业巩固原有优势,一系列先进与新兴领域也取得新的突破,国际竞争力与贸易结构也显著提升。生产力质量与供给侧实力在许多方面已超过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所对应的相对发展阶段。这表明赶超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赶超路径已基本清晰,未来赶超趋势的展开难以阻挡。这一新变化是观察未来经济走势与政策选择的重要背景。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许金玲

推广

卢锋
卢锋,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英国LEEDS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研究院、英国发展研究院(SUSSEX)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开放宏观经济学、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经济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