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新外资医院何去何从(二)

2025年10月06日 08:37
新外资医药要在当下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必须还要实现 “高留存率”与“最佳运营”
资料图:某医院内的病房。图:视觉中国

  本年度第39周(20250922-20250928),距离去年“九二四”历史性爆发行情已有一周年,恒指和A股都在周内震荡,成交量小幅萎缩。这一年,资本市场内外,可以用波澜壮阔来形容。但港市医疗股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成为掉队者——港市医疗股几乎全部股价都比“九二四”之前还低。这不仅反映医疗服务不是市场的核心热点,而且机构对医疗股中长期的业绩都达成了“方向性”共识。港市医疗股的成交量在本周也没有太多波澜,都在环比正负20%以内震荡。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刘明
中国第一批社会资本投资医院的办医者,现为领医创造CEO,过去十年一直在医院管理一线。曾先后参与华润、弘毅和亚太医疗三家医疗集团。聚焦医院投资与投后管理,也致力于“民营医院资产资本化”与“现代医疗集团的搭建”,亲历了多家知名民营医院的投资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