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第41周(20251006-20251012),节后A股开盘,令人惊喜的是上证指数十年来第一次站上3900。这一情形带动了热点板块比如半导体等大涨,但对持续交易四天的港市医疗股没有带来任何热度,无论是价格还是交易量。不过,锦欣生殖本周的日均成交量提高了四成,这是在上周四个交易日中两天没有南下资金的情况下发生的。但7600万日均成交量并不高,远低于今年上半年。
本年度第42周(20251013-20251019),受到外部消息影响,港市周一大幅度低开,随即震荡,并且在周五继续放量下降。而港市医疗股也随着大市继续下探,都来到本年度的底部。如果没有外部强力加持,估计下周医疗股还要下探,预计部分医疗股会看到更低的价格。如果价格继续下探,大部分港市医疗股的市值就会低于50亿港元。与此同时,今年港股火爆的IPO排队,无论是港股通流量,与各种指数的成分竞争就会变得异常激烈。一定有医疗股会步美中嘉和后尘,被剔除港股通。一旦被调出港股通,就意味着只有本地资金和外资资金,而大部分的医疗股都没有准备好单单面对海外资金和香港本地资金。因此不仅投资者管理部门,而且管理层都会在学习与新资金打交道中“挣扎”,不得不暂时逐渐滑落到远低于净资产的低成交量的“类仙股”。因此港市医疗股不仅需要全力应对业绩“考核”,带领旗下资产度过“DRG转型”,而且需要把资本规划重新做一遍。也就是说,曾经风光时并购的优质医院资产,如今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摆上货架。大洋对面的美国医院集团(HCA)也曾经三次对自己资产进行大重整,因为活下去是最基本的需求。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