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这一要求指向当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面临的待遇偏低问题,提高城乡居民养老金水平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主要依靠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运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面向农村居民、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等中低收入群体,主要依赖财政补贴运行。
落实《“十五五”规划建议》要求,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需要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制度属性出发,找到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本文聚焦这一议题,重点讨论三个方面:第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制度设计上有意强化福利属性,背后的考量和意义是什么?第二,基于该制度的福利属性,要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待遇,应进行哪些调整?第三,提高待遇所需的资金从何而来?解决上述问题,能为提升城乡居民养老待遇提供可参考的制度优化路径,从而提高城乡老年群体可支配收入、改善居民收入预期,为消费提振和经济增长注入更持久的动力。
推荐进入财新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宏观经济、股票债券、公司人物,财经数据尽在掌握。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66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