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观点 > 聚焦 > 正文


《吴敬琏集》总序:恪守经济学人的职责

文|吴敬琏
2025年11月26日 15:28
中国的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但也并非一路凯歌行进。基本的方向应该是明确的,但仍然会碰到许多疑难的问题,一方面要学习新的东西,用新的技术、武器去解答这些问题;另一方面,就是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从中找到力量往前走
资料图:吴敬琏。图:IC photo

  1930年,我在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家庭里出生。不幸的是,我刚满一岁,父亲就因肺结核去世。在出身于有几代民族资产阶级传统的家庭的母亲的哺育下,我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接触“怎样才能振兴中国”这个好几代中国人魂牵梦萦的问题。那时,我的理想是科学救国和实业救国,以为依靠现代科学与技术就能够发展起现代工业,抵御洋人的坚船利炮和货物倾销,建设富强的中国。至于要依靠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来实现这种理想,我却几乎完全没有思考过,以为沿着先人们的足迹,在当时的制度下发展现代产业,似乎是顺理成章的。特别是在1945年下半年国共两党在谈判中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和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草案》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之后,我更加相信这条道路走得通。

责任编辑:张帆 | 版面编辑:鲍琦

推广

财新网主编精选版电邮 样例
财新网新闻版电邮全新升级!财新网主编精心编写,每个工作日定时投递,篇篇重磅,可信可引。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