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投资系列之一
第一条,想清楚你的基本需求
储蓄和投资是贯穿我们一生的大事,奇怪的是,似乎从来没有人专门教我们如何理财。我们对投资的理解往往依靠口口相传,从朋友或我们认为技高一筹的人那里学习投资技巧。随着现在国内越来越多人涌入A股市场,不断有人问我该买哪只股票。大家都想分享中国经济繁荣的果实,这完全可以理解。但问题在于,股民们知道他们在买卖什么吗?他们知道正在承受着怎样的风险吗?
这就是我决定撰写关于投资者教育专栏的原因。一个市场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投资者或消费者的素质。日本制造的产品之所以品质优良,就是因为日本消费者非常挑剔,不接受质量低劣的产品。同样,美国的资本市场如此强大,也是因为美国的投资者不接受低劣的投资品。美国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诉讼来起诉发行人,也可向监管者施压要求采取强有力措施来抵制低劣的投资品。
我是印度证监会(SEBI)投资者教育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印度人有建立全球领先的资本市场的雄心,他们甚至在小学就开设金融基础知识教育的相关课程。他们认为,投资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事情,只有个人层面的精明投资才有助于建立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所以,印度在投资于金融产品之前,首先投资于教育公众。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决策。就我所知,将资本市场放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如此重要位置的,印度是第一个国家。
为什么说投资是终生的大事呢?在我们幼时,父母要抚养我们;当我们成人、成家之后,就需要开始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如疾病、失业、子女教育、赡养双亲等,最终准备自己的养老。人们过去经常以为,投资只是有钱人的游戏,与普通人无关,这实在是一种误解。穷人也知道:必须先投资自身的人力资本,然后才有机会去投资金融产品赚钱,所谓“知识改变命运”。
如何通过投资赚钱?我父亲曾告诉我赚钱的三个境界:最开始是用自己的血汗劳力来赚钱;然后是用钱来赚更多的钱;最高的层次就是利用你的声誉名望来赚钱。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中国正在用自己便宜的劳动力来致富,而今天我们都已体会到品牌和声誉的力量。一件成本10美元的纯棉衬衫,贴上国内自己的品牌最多不会卖超过15美元,但如果贴上法国或意大利的一线品牌,却可卖到1000美元。
靠钱生钱的秘诀又是什么呢?答案平淡无奇——低买高卖,或者是,高买,然后更高地卖。对普通人来说,难点在于,市场总是涨跌,何时应该买卖,又应该买卖什么呢?
金融市场的最大问题是信息不对称,专业人士能够比零售客户更好地理解市场,往往也能赚取更多的回报。但应该信任和选择谁呢?这都需要精心决策。
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不会告诉大家究竟具体该买什么金融产品,但我将激发大家思考,每种金融产品究竟是什么东西,以及你该如何进行投资。
总之,你必须学会设定自己的投资策略。有经验的投资者会告诉你,长期来看,保障投资成功的两大战略要素是入市时机和资产配置。
投资策略的第一条,就是想清楚你的基本需求。如果你刚开始工作,现金流非常有限,工资也许只够支付每月的费用,但不久就得考虑买房子的问题了,这会占据每月费用中的一大部分。对大多数人来说,购房决策可能是他们一生中最成功的投资,因为房地产可以对冲通货膨胀的风险。所以,人们借钱投资购房,支付利息给银行,而不再支付房租。
一旦在日常开支之外开始略有盈余后,我们就有更广泛的投资需求:将钱存到银行里赚取微薄的利息,或投资到其它形形色色的金融产品上。如何选择存款之外的金融产品,是让大多数人迷惑的事情。
其实,资产配置决策取决于你的年龄阶段和风险偏好。通常,年轻人敢于冒险,老年人更喜欢低风险的产品。事实上,投资选择取决于四个关键因素,即流动性(liquidity)、久期(duration)、风险和收益。
钱不多时,流动性非常重要,因为一旦有不时之需,你立即可以从市场中收回现金。所谓久期,通俗地说,就是你要收回投资需要持有某种产品的时间。资产有久期,债务也有久期。至于风险和收益,则很难在两者中平衡,因为高预期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有些人认为,只要不作决策就可回避风险。实际上,不作决策也是一种决策,一样有风险和机会成本。
在实际投资过程中,许多投资者以身体之、以血验之,最终认识到一个简单的道理:原来通过多元化和分散投资,可以实现较低的风险和不错的收益。下一次,我将分析全球的顶级富人如何在投资过程中分散风险。■
作者为特约经济学家,香港证监会前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