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蒋中一认为,各级政府都不能承担试验再次失败的后果。如果改革由于推进太快而问题丛生,新型合作医疗就很难获得农民的信任。决策者的当务之急是把改革目标由推进速度转到完善相关制度上来
陕西洋县近日曝出“定点医院套取巨额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丑闻。洋县妇幼保健院是该县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这家医院的33名医生伪造了86份假病历和住院患者收费单据,虚增医疗费用38万元,套取基金175266.68元。其中,绝大部分报销资金进入医院账户后,各科室又按比例分成,用于发放工资和奖金。
该医院套取合作医疗基金的方法主要有:伪造住院病历、出具假化验单、虚构收费单据、把普通门诊患者变成了住院患者等。据调查,该医院伪造的住院患者收费单据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有的科室虚构住院费用达37309元。有的职工以给农民200元免费药品为手段,借用农民的合作医疗证、户口本编造假住院手续。
目前,陕西洋县妇幼保健院院长刘兴彬、主管副院长梁宝善均被撤职,该医院也被取消合作医疗定点医院资格一年。上述违规收入全部上缴财政,重新划归合作医疗基金账户。与此同时,该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主任马俊杰也被免职。
2002年10月,中央决定在全国农村建立合作医疗制度,当时设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建立覆盖全国农村的合作医疗网。此后,各省市相继展开试点。由于合作医疗在中国曾经“三起三落”,很多卫生专家都担心试点推进太快容易做成“夹生饭”,事倍功半。2004年初,国务院决定暂缓扩大试点范围,集中精力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
但是,或把合作医疗当作政绩追求,或为获得中央财政的更多补助,地方积极性很高。2005年8月,国务院决定加快合作医疗推进步伐。中央要求,到2008年,农村合作医疗要覆盖全国80%的县市,中央财政对参保农民的补助由10元提高到20元。2007年初,实现上述目标的时限更是被提前到今年年底。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蒋中一认为,陕西洋县“套取合作医疗基金案”,相信在全国并非个案,类似事情想必不在少数。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看起来是医疗机构违规牟利,其实更深层的问题则是合作医疗“大干快上”的“后遗症”。
他说,回顾过去历次合作医疗试验,失败的原因很复杂。但除了政府没有投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管理和监督制度没有跟上。由于制度建设滞后,过去的试验往往“试点成功,一推开就失败”。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种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保险,从制度的设计、基金的管理到对医疗机构的监管,都非常复杂,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
此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从启动试点至今也只有不到五年,合作医疗已经覆盖超过50%的县市,推进的速度不可谓不快;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为此支付数百亿元,政府造福农民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是,蒋中一指出,“暴风骤雨式的推进”确实存在潜在的风险;如果没有配套的监督机制和规则意识,这个造福农民的好事可能功亏一篑。
据蒋中一介绍,对于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进节奏,卫生经济专家普遍偏于保守。尤其是在现有公立医院“一统天下”的体制下,农民作为需求方,与医院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医院造假、诱导消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因此,专家都认为,“宁可慢一点,也不能再失败。”
他强调,中央承诺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其实是投入了政府信用和巨额资金,农民就是因此才愿意出钱参保。如果此次改革由于推进太快而问题丛生,如果由于偏重政治考虑而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那么,新型合作医疗就很难获得农民的信任。决策者的当务之急,是把改革目标由推进速度转到完善相关制度上来。■